嘉木美术馆,名字源于创建人的文化理想,“嘉木树庭”。取于庭院中的百年银杏树。关于这座德式小洋楼的记忆,记者一直比较模糊。查阅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老楼故事》,知悉这座小楼始建者是德国医生许柏德(Dr.Scbbead),1912年,他在安徽路上开办了一处青岛进的牙医诊所。上世纪40年代,李召华、石雪筠夫妇从江苏路搬来,在此开诊所兼居住,两人都是德国人开办的福柏医院(青岛人民医院前身)的大夫。“文革”期间,夫妻两人被下放聊城,小红楼被分给其他居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两人“平反”后回来居住,不久李召华去世,小楼只剩下了的女主人、的儿科专家石雪筠女士,直至09年作古,小楼又换了新的主人。
“不查黄历,不搞仪式,不挂横幅,不放鞭炮,不邀领导,不请专家,不搞采访,不发请柬,不收花篮,不收门票,不隆重,不闪亮”,从13年秋天开始,这个曾经关闭的大门以“全年无休”的方式悄然开放。“南头栈桥,北头教堂,西边中山路,东边总督府。第6公园,安徽路16 号,小红楼,门朝东,银杏树下,幼儿园畔,欢迎任何人随便进来看。”这是嘉木美术馆创办人修方舟的邀请。
尊重城市艺术,热爱艺术城市。嘉木美术馆以“彩青岛”为城市文化品牌,是青岛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岛城艺术评论家、嘉木顾问李明说:“保留、珍藏、传承一个城市的彩色记忆,是嘉木美术馆的梦想。”银杏树价格,银杏树苗价格,山东银杏。
“彩青岛”——油画中的青岛,水彩中的青岛。嘉木美术馆收藏了约百位画家的数百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油画、水彩画作品,展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之彩,表现了青岛的历史之美、建筑之美、风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