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栽培,历史上以一家一户为主。虽系零星分散,但从当前各种栽植密度来看, 也总结出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各地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采用下列造林密度适当 合理:(1 )以生产种子为目的的银杏林,株距6—8m,行距10—12m,每亩7—11株。(2) 材果两用银杏林,株距3—5m,行距4—6m,每亩22—55株。(3 )果粮间作银杏林,株距 4—5m,行距30—50m,每亩3 —6株。(4)早期丰产密植园,目前采用的株行距有多种,如 lmX2m (亩 333株),1 • 5m X 2m (亩 222株)、2m x 3m (亩111株),4m X 4m(亩 42 株 3.5m X 5m (亩38株等)。
目前,对早期丰产密植园的栽植密度尚无统一意见。从目的要求 看,高密度是早期丰产的基础,因此,有人主张初植密度应大。但实践证明,过高的密度不 能持久,随着树龄的增加必须随时调整株行距离,才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但调整株行距 离具有许多困难,如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不一定符合所留苗木的规格要求,移栽时对相邻 植株根系的损伤等等。因此在确定初植密度时应结合生产周期的长短和年产伊指标慎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