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在水培过程中,由于根系的活动,不断消耗银杏树营养液中的氧气,使银杏树营养液含氧量下降。在自然条件下,虽然空气中的氧气会通过扩散作用缓慢地溶人银杏树营养液,但远不能满足根系对氧的需求。所以需进行人工增氧,目前,人工增氧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种。
(1)用压缩空气通过起泡器向银杏树营养液内扩散微细气泡。此法效果较好,主要在小盆钵水培上使用。
(2)将银杏树营养液进行循环流动。此法效果很好,是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露根增氧法。在水培中可将植物根系上部分露在空气中,而下部根系浸在银杏树营养液中,上部分根系在空气相对湿度达饱和的空气中,形成很多根毛,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4)控制银杏树营养液温度。因为银杏树营养液温度与溶氧量成反比,在植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内,尽量控制银杏树营养液温度,避免过高温度。
(5)经常银杏树营养液内残根落叶,以减少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对氧气的消耗。
4.银杏树营养液的温度管理
银杏树营养液与植物根系相接触,因此银杏树营养液温度应该接近根系生育适温。温度不适会影响根系的吸收代谢功能,妨碍植物生长发育。一般来说,液温不应超过28℃,液温不应低于15℃。大多数植物的最适液温为18-℃。
冬季无土栽培主要是根际温度低的问题,水培时植物根系直接浸在银杏树营养液中,更应保证适宜的液温。提高银杏树营养液温度,一方面是将栽培床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另一方面是在贮液池中安装加热装置,直接对银杏树营养液加温。电热器、电热线加温可作为提高银杏树营养液温度的手段,但同控温仪连用。
在夏季银杏树营养液降温的方法较难,主要是利用地下贮液池,将银杏树营养液的热量传导到地下。因此,要增加银杏树营养液循环次数和循环时间。
5.银杏树营养液供应量
银杏树营养液供应量包括供液次数和供液时间两方面。确定银杏树营养液用量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既能使植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养分,又能协调水分、养分和氧气之问的关系,达到经济用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不同无土栽培形式,其供液方法与供液量也不同。
基质栽培一般需定时定量、间断供液,还要考虑植株大小天气状况等因素,原则上是既要使基质始终保持在湿润状态,又要避免基质内积水影响透气。在高温天气,基质内水分蒸发严重时,要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即水分同银杏树营养液交替灌溉,较规范的作法是:测定基质中银杏树营养液浓度(电导率)后,再是灌液。
循环供应系统采用问歇供液,NFT栽培,夏季每小时供液15分钟,停止供液45分钟。冬季每两小时供液15分钟,停止供液105分钟。
6.银杏树营养液的更换
循环使用的银杏树营养液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需要配制新的银杏树营养液将其全部更换。
更换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有碍植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在银杏树营养液中积累的程度。这些物质主要来源:
(1)银杏树营养液配方所带的非营养成分(NaN03中的Na、CaCl2中的Cl等)。
(2)中和生理酸碱性所产生的盐分。
(3)使用硬水作水源时所带的盐分。
(4)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和脱落物以及由此引起的微生物的分解产物等。
这些物质积累多了,造成总盐浓度过高而抑制植物生长,也干扰了对银杏树营养液养分浓度的测定。在生产中银杏树营养液浓度的高低,由电导率来反映,而多余的非营养成分的浓度,也必然会反映到电导率上,从而出现电导率虽高,但实际营养成分很低的状况。
此时,不能用电导率反映营养成分的高低。要确定这种状况是否出现,一般考察银杏树营养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是可以估计到的。如测得的电导率虽然很高,但植物生长缓慢出现缺肥的症状,这有可能在银杏树营养液中积累了较多的非营养成分。要更确切的掌握这种情况,是同时测定银杏树营养液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如果它们的含量很低,而电导率很高,即表明其中盐分多为非营养盐,要更换。
但是,实际生产单位很难有条件分析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可以考虑用种植时间来决定银杏树营养液的更换时间。
一般来说,用软水配制的银杏树营养液,若所选用的配方又比较平衡,则不需要经常调节酸碱度。应用此银杏树营养液,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即可。
如果用硬水配制银杏树营养液,常需要调整酸碱度,并在生长旺盛时期每个月更换一次。如果水质的硬度偏高,更换的时间可能要缩短,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一定要使用硬度较高的水源来搞无土栽培,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并限度地配备有电导仪和酸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