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秀景银杏苗木基地
返回首页 | 银杏文化 | 银杏施工 | 银杏树栽培 | 图片展示 | 银杏食谱 | 银杏树价格 | 在线定购 | 联系我们 | 供求信息
邳州市秀景银杏苗木购销中心常年大量供应3-80公分银杏实生树和3-100公分银杏嫁接树.低价供应银杏小苗。欢迎前来洽谈、合作!
 
总 经 理 :胡扬诚
手 机:13813476333(微信同号)
电 话:0516-86486161
网 址:http://www.yinxing8.com
地 址: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第一货场)
地 址: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第二货场) 摄像头
· 2020银杏树价格随季节、市场行情变化而浮动,仅供参考!
· 嫁接银杏或将成银杏业新亮点
· 邳州哪家银杏公司最有实力
· 投资银杏苗木的成本
· 银杏下面可以经营什么农作物
· 绿化银杏苗木最新报价表
· 中国拥有大量银杏的城市
更多>>
· 银杏树的寓意是什么?
· 银杏树会开花吗?
· 银杏树的施肥管理
· 银杏树的浇水管理
· 银杏的长枝萌芽率极高
· 根据银杏树体生长状况确定施肥的时期、数量和次数,全年施肥3-
· 银杏树装运处理方法
更多>>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 银杏新闻
 
银杏的起源和进化

发布时间:2020/3/24  新闻类别:银杏新闻 点击次数:1053
 

  (一)银杏的起源

  银杏是一个古老的树种,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银杏类植物约出现在2.3亿年前的石炭纪。在距今2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银杏类植物达到鼎盛时期,并和其他类裸子植物组成浩瀚的森林。

  从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北半球许多地区发生山脉隆起和海底上升为陆地的地质运动,气候也发生变化,银杏类大多数属种相继消失,只剩下银杏属和似银杏属。

  到了第三纪末期及第四纪初期,北半球产生了巨大的冰川, 因之地球上的植被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杏类植物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全部灭绝,在亚洲大陆也濒于绝种。

  我国冰川不像欧洲那样连成大片和覆盖整个地面,日本和朝鲜也是如此,当时我国华北地区所受到的侵蚀作用比较轻缓,而华东和华中一带最多只有局部地区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因此这一古老的珍贵植物才幸免于难而遗存下来,成为东亚的“活化石”。现在世界上只有浙江省西天目山和四川、湖北交界处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及河南、安徽交界处的大别山一带狭小的深山谷地,还残存着为数不多的呈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银杏。

  (二)银杏的进化

  银杏树集真、善、美、良于一身,千百年来素为国人喜爱, 在民间常被尊为神树,敬若圣明。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了野生银杏的引种驯化,商周时期,银杏在长江流域已广有种植,到汉末三国时,银杏已广植于江南一带,黄河流域以北也有零星分布,至唐朝,逐渐扩及中原,宋朝以后黄河流域有了较大的发展。直到现在,在我国名山大川、古刹寺庵中还留存许多苍翠参天、拔盖群雄的古银杏,如贵州省福泉市黄丝乡乐邦村李家湾、湖南省洞口县、山东省莒县定林寺等多处,都有几千年生的古银杏树。其他国家种植的银杏皆由中国传人。银杏成为中国的名片,植物界的“大熊猫”。

  银杏传承着中国历史和文化。银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有“沙棠栎储,华枫枰栌”之句,东晋训诂学家郭璞为“枰”注释称:“枰,平仲木也。”唐朝学者李善也引用郭璞的注释肯定“枰”是“平仲木”,并明确注解: “平仲之木,实白如银。”自晋朝至唐朝,称银杏为“平仲”,唐朝初年诗人沈俭期诗中有“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之句。唐朝以后也有称银杏为“鸭脚”的,概因银杏的叶子似鸭掌,因名鸭脚。宋朝初年,臣民用平仲进贡皇帝,宋帝食后大加赞赏,因其形似杏,种壳白如银,遂赐名“银杏”。从此平仲改称为“银杏”o“白果”一名始见于元代李杲( 1180~1251) 《食物本草》。当时银杏药用盛行,更因银杏结实落地,果肉烂没,只留种仁,色白如银而得名。种仁食药两用,被明朝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白果之名大盛。银杏实生树始种迟而寿命长,人们常说银杏是“三十年而生,三百年而兴”“公植树而孙得食”;又说中华民族祖先轩辕氏复姓公孙,银杏的寿命可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因而称为“公孙树”。此外,在许多古籍和史志中还有灵眼、鸭掌树、史前树、佛指甲、佛手柑、飞蛾树、风果、仁杏、玉果等美名。

  银杏在我国栽培技术和开发利用源远流长。早在初唐孟诜编撰的《食疗本草》一书中已有银杏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作用的记述。到了宋朝,记载栽培和食用银杏的农书、医书已很普遍。 如南宋吴怿的《种艺必用》、陈景沂的《全芳备祖》、陈元靓的《博闻录》等。元朝由司农编撰的《农桑辑要》一书中,对银杏的栽植时间、栽植方法阐述得十分详尽,“春分前后移栽,先掘深坑,下水成稀泥,然后下栽子连土封,用草或麻绳缚之,则不致破碎土封。”在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一书中也告诫人们“于肥地用灰种之,候长成小树,连土用草包,或麻绳缚之,则易活。”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银杏的形态:“树高二三丈,叶薄纵理,俨如鸭掌形,有缺刻, 面绿背淡。”接着又阐述道:“须雌雄同种,其树相望,及结实。”这充分说明当时人们已深知银杏的雌雄异株的特性和授粉的必要性。

  此期我国劳动人民对木材的利用价值已有深广的了解。南宋岳飞为江苏泰兴“延佑观”题字用的匾额,以及北宋金銮殿中皇帝的座椅都是用银杏木做成的。到了元朝,大臣们朝见皇帝时手执的笏也是选用精良的银杏木做成的,寓意朝政永世不衰。位于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银杏木雕千手千眼佛雕像,雕造于清朝乾隆年间,木雕像高达7米,工艺之精,造型之美,举世无双,极为珍贵。

  自宋朝以来我国劳动人民深知银杏种仁品味甘美,营养丰富,医食俱佳,为上乘干果。宋时由于把银杏作为贡品敬献皇帝,皇帝品尝后大加赞扬,从此银杏身价倍增。此时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颂银杏的光辉诗篇。据统计,自宋朝以来,赞颂银杏的故事、传说、散文及诗词共计100余篇。文学家欧阳修赞美银杏“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浮。绛囊因人贡,银杏贵中州……”;在得到诗人梅晓臣送予的白果后写道:“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因当时受到士大夫推崇,一时间举国上下推银杏为至高圣品,广泛用于烹饪,多与猪、羊、牛及禽、蛋类相配,制成美味佳肴。被誉为齐鲁珍馔的孔府菜中,有色、香、味俱佳的“诗礼银杏”,令人望而生津,食而不厌。元朝吴瑞撰写的《日用本草》,是我国最早将银杏列为中药的典籍,书中记述“银杏性味甘平,苦涩有毒,主要功能是敛肺气、定喘咳、止白浊、缩小便。”

  从清初陈扶摇撰写的《花镜》,一直到清末吴其浚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都地汇集了前人栽植银杏的经验和银杏的经济价值,尤其对银杏的栽培技术讲述得更加详尽。18世纪后,我国林学家陈嵘、郑万钧、郝景盛等,对银杏的栽植、管理、采集、利用等作了更加完善的研究。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本类其他新闻
  · 银杏变黄的原因? [2022/1/18]
  · 银杏树的一些特点 [2021/11/26]
  · 银杏不发芽是怎么回事? [2021/10/15]
  · 深秋的银杏 [2021/7/7]
  · 雄性银杏树主要是做木材使用 [2021/7/7]
  · 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 [2021/5/6]
  · 银杏树移植规范 [2021/5/6]
  · 大片古银杏群, [2021/4/2]
  · 银杏树的绿叶像把把精巧的小扇子 [2021/4/2]
  · 雄性银杏树主要是做木材使用 [2021/3/1]
  · 高大的白果树 [2021/3/1]
  · 银杏树绿化苗木的领头羊 [2021/1/26]
  · 银杏树落果原因与防治 [2021/1/26]
  · 改造修剪放任生长的银杏树 [2021/1/26]
  · 观赏美丽的银杏叶,那是冬天难得的美景,比红叶更有意境 [2020/12/23]

联系我们 | 银杏新闻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邳州市秀景银杏苗木基地 手机:13813476333(微信同号) 地 址: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第一货场)
苏ICP备14049774号 你是第1311421位访客 苏ICP备14049774号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364号